在中國古代,小楷是文人士大夫科舉從政、治學為文的基本手段,也是一種最為常用和實用的字體,因此,歷代書家多能寫小楷,尤善小楷的大家也不少。小楷就像百花叢中爭妍斗艷的小花 閱讀全文>>
董其昌(1555-1636),字玄宰,號思白,別號香光居七,華亭人(今上海松江)人。明萬歷十七年(公元1589年)進士,選庶吉士,授編修,官至禮部尚書,謚文敏。他天才俊逸,善談名理,少好書畫,臨摹 閱讀全文>>
他書法初學趙孟頫,曾經拜見趙孟頫,侍趙孟頫學書,在趙氏指點下上追李邕,并旁涉懷素、米芾。他年二十棄家為道士,居茅山,倪瓚評謂:“本朝道品第一。”此乃何許人也?張雨(1283 閱讀全文>>
這是一張小楷殘紙,如果用收藏的眼光來看,品相不佳。但是細觀此小楷書法,功力十分深厚?! ∈煜さ臅褢摽梢圆碌玫绞钦l所書,如果還是猜不到,沒關系,看完圖后揭曉答案。 閱讀全文>>
寫行草書是順鋒,寫隸書是逆鋒?! 「L的是分母,有智慧的是分子。當前隸書作者存在著大家都用一種感覺寫作品的弊病?! ‰`書有漢碑、摩崖、碑刻、簡帛等等。寫曹全的如 閱讀全文>>
《苕溪詩卷》,米芾書,紙本,行書,縱30.3厘米,橫189.5厘米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?! ∪?5行,共394字,末署年款“元戊辰八月八日作”,知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(公元10 閱讀全文>>
米芾《歲豐帖》 紙本 行書 縱31.7厘米 橫33厘米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釋文: 芾頓首再啟:弊邑幸歲豐 無事,足以養拙茍祿,無足為 者.然 明公初當 閱讀全文>>
米芾《留簡帖》,紙本 行書 縱31.7厘米 橫39.7厘米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釋文: 芾頓首再拜。前 留簡而去,不得一見,于今怏怏?! ∪琛 〗讨 ⌒欣钜鸭? 閱讀全文>>
米芾《聞張都大宣德尺牘》,又稱《河事帖》 行草書。紙本??v29.4厘米 橫33.8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: 聞張都大宣德,權提 舉榆柳局在杞者。儻蒙 明公薦 閱讀全文>>
米芾 《彥和帖》 行草書。紙本。臺北故宮博物院藏。信札一則。約書于北宋徽宗崇寧二年(1103)??v30.1厘米,橫42.6厘米?! 釋文]芾頓首啟。經宿?! ∽鸷驔_勝。山試 閱讀全文>>